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News information
發布時間:2023-02-27來源:本站瀏覽量:496
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發布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主導,同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六部委發布
發布時間:每年2—4月
激勵政策:4000萬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示范園創建申報書、示范園實施方案、佐證材料其他相關配套材料,同時我司協助完成答辯。
項目要求:按照“當年先創建、次年再認定”的原則。
1.原則上縣(市)級政府是擬創建示范園的申報主體;
2.優先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縣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3.高度重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已成立由本級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并明確具體的示范園管理機構;
4.具備較好的產業融合發展基礎或特色產業優勢,且建設示范園的意愿明確;
5.示范園發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明確,用地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具有較強的示范、引導和帶動作用;
6.各省(區、市)根據上述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細化確定的具體創建條件。
二、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發布時間:每年3—4月
激勵政策:10000—15000萬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園區建設規劃、創建方案、資金使用方案等,我司協助完成答辯。
項目要求:
1.主導產業特色優勢明顯(數量為1-2個),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
2.規劃布局科學合理,已制定產業園專項規劃;
3.建設水平區域領先,高標準農田占比較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4.綠色發展成效突出,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質量可追溯,產品優質安全,綠色食品認證比重較高。;
5.帶動農民作用顯著,園區農民可支配收入原則上應高于當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7.組織管理健全完善。
三、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發布時間:每年3—4月份
激勵政策:各集群1.5億元資金支持,由省廳統籌分配
申報材料:編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三年建設方案、實施方案,我司協助完成答辯。
項目要求:
1.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的優勢產業,以省政府或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出臺了指導意見或發展規劃,符合國家相關產業規劃。
2.產業基礎較好,種(養)規模大,有較強的加工轉化能力,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3.已初步形成集中連片發展格局。
4.產業經營主體活躍,有多家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較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深度參與。
5.資金支持要圍繞產業集群要求,聚焦重點區域,突出關鍵環節,不得面面俱到,不得撒胡椒面,不允許按縣市平均分配,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6.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使用按照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執行,鼓勵創新資金使用方式,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相關主體給予支持,不得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簡單直接投入經營主體。
四、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發布時間:每年3—4月
激勵政策:1000萬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申請表、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實施方案、佐證材料匯編等。
項目要求:
1.依托鎮域1個農業主導產業,根據地域不同農業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文件要求;
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到2:1;
3.城關鎮、開發區、街道辦事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所在地不列入推薦范圍;
4.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對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予以適當支持,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集中用于扶持壯大鄉土經濟、鄉村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五、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發布時間:每年3—5月
激勵政策:資金支持、政策傾斜’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等申報資料,我司協助完成答辯。
先行區創建主體原則上以縣、農場為單位,嚴格控制地市級申報數量。擬申請的創建主體,應達到以下要求:
1.農業資源利用效率高。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保持穩定。農業節水技術廣泛應用,農業用水效率明顯提升。農業種質資源、水生生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外來生物入侵防治成效明顯。
2.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成效好。節肥節藥技術裝備普遍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效果明顯,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基本普及。農業廢棄物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3.農業生態涵養功能強。耕地輪作休耕、酸化和鹽堿化耕地治理有序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較高。農業減排固碳、森林覆蓋、農田林網控制較好,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4.綠色生產技術覆蓋面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普遍采用綠色生產技術,科研團隊支撐持續穩定,區域性農業綠色發展技術模式基本形成,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強。
5.農業綠色發展制度完善。將農業綠色發展相關工作納入部門績效考核范圍,地方支持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力度較大,金融、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綠色發展積極性高。
近五年發生重大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問題、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以及被省級及以上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或食品安全等部門通報的地區,均不得納入申報范圍。
六、國家級生態農場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發布時間:每年3—5月
激勵政策:資金、土地、科技、人才等政策傾斜
項目要求:
1.基本要求:申請主體登記注冊5年以上,無不良信用、違法記錄,邊界應清晰,土地應集中連片,面積不小于2公頃,要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具備相應證明文件。
2.環境要求:與污染源的距離應大于2千米,要位于非農產品禁止生產區,且近5年內未發生過污染事故或生態環境破壞事件。農場生態用地面積應占農場總生產面積的5%-15%。養殖區與人居敏感區應符合衛生防護距離要求或采取有效。
3.種植要求+4、養殖要求+5、水產養殖要求:生態農場宜使用本農場或本地的有機廢棄物進行堆肥,氮肥用量(折合純氮)比當季作物高產推薦化肥氮用量減少10%以上;氮肥用量應有25%以上來自有機肥料。應采取合理措施培肥和改良土壤,穩定或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應采用綜合防控措施處理病、蟲、草害及外來入侵物種等。
6.種養結合要求:畜禽養殖數量與種植土地面積的配比應符合規定。稻漁綜合種養應符合規定。同時種植要求和養殖要求應符合上文提到的相關規定。
7.產品要求:應以農產品生產為主,即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50%以上,擁有自主品牌,農產品質量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如有綠色農產品認證、有機農產品認證和其他認證等應提供認證報告。
8.過程記錄要求:應對農業投入品的購買和使用,以及農事操作進行詳細記錄,初步建立農場質量管理體系和追溯體系。宜配備相關記錄人員進行信息記錄,并配備監管人員對信息記錄進行監管審核。
七、國家休閑農業重點縣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發布時間:每年4—5月
激勵政策:政策支持,掛牌
申報材料:重點縣建設申報表、重點縣建設的有關規劃及實施方案等,我司協助完成答辯。
項目要求:
1.具有世界知名自然文化資源、全國獨特自然文化資源、區域鮮明自然文化資源;
2.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以上;
3.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均超6%;
4.農家樂、鄉村民宿、休閑觀光園區、休閑農莊、休閑鄉村、康養和教育基地等業態類型豐富,至少具有五項上述類型,分布在縣域1/3以上鄉鎮;
5.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點5個以上;
6.從業人員中農民就業比例達60%以上,農民人均收入高于省內平均水平5%以上。
八、國家級綠色種養循環試點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發布時間:每年4—6月
激勵政策:1000萬元資金支持
項目要求:
1.耕地、水、氣候、生物等重要農業資源底數清晰,基本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
2.科學使用化肥農藥,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實現農藥化肥使用負增長。實行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高于本省及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達到70%和83%以上。
3.近兩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7%,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比例達到10%以上。
4.有穩定的技術依托單位,在技術模式引進、集成創新、先行先試、示范推廣等方面路徑清晰、科學合理。
5.政府重視,建立先行區建設組織領導及部門間分工協作協調機制,編制完成先行區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出臺支持先行區建設的政策性文件,整合資源用于先行區建設。
聯系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態區金橋三路418號前海人壽金融中心
聯系郵箱:
聯系電話:(姚總監)(張經理)